話說在馬里蘭唸書時,麵包和貝果(Bagel)經常是中午的主食。從Giant overbake特價的貝果,到Costco半打裝一袋,藍莓、芝麻,起司,肉桂口味的貝果,一星期總要吃上十來個,便宜簡單又吃得飽。
到了住一人房公寓時,我們家的F2為了打發閒餘的時間,總是在廚房忙進忙出,想辦法將烤箱的效應發揮到最大。這時我們不再在Costco買貝果了,而是扛回一袋又一袋的便宜到爆的All purpose麵粉,開起來了湖北村麵包坊。
這個麵包坊由於有不惜成本,追求品質的幕後出錢老闆,奶油、牛奶、酵母粉通通從Costco進貨,簡單的說,菩薩牌奶油一次得買16條,紅星牌酵母粉一次得買一年份,加上一包包12公斤的麵粉,雖然沒有省到太多錢,但終於知道什麼叫原味的麵包。
我們家的師傅,本著錯誤中求失敗的精神,不斷的嘗試新花樣;失敗的話,就全數餵自家老闆吃;成功的話,就挨家挨戶推銷剛剛出爐的各式麵包糕點,博得湖濱臺灣鄰居的一致喝采。其中廣受好評的麵點有:
芝麻燒餅 & 地瓜酥
會牽絲的白土司
跟臉一樣大的巨蛋麵包
(還有十人份電鍋剛好放得下的巨蛋包子)
巧克力/咖啡菠蘿麵包
肉鬆沙拉麵包
芝麻火腿麵包
但由於揉麵團、整型、作內餡實在太費時間精力,加上老闆要求的工廠式大量生產,師傅只好掛冠求去。這時老闆拿起了桿麵棍,親自下場生產,才知道餡料生成之不易,不但要不斷攪拌,小火濃縮,還得分清地瓜餡、鳳梨餡的特性;更別提從麵粉桿出有薄膜麵團之辛勞,還有一次發酵、二次發酵時的漫漫等待,好吃的麵包賣得很貴,是有道理的。
老闆回去精算了一下,花了半年時間耐心等待特價,不惜重金投資 Kitchenaid 直立式攪拌器,型號KV25GOXWW(Professional 5 Plus),一次號稱可以打12杯麵粉(1.4公斤),其實我們打到8杯(930克),它就會過熱自動停機了,因為還得算牛奶、奶油、水、糖等,以及葡萄乾,核/乾果等的重量。
它的功能可以很單純,把麵粉,水、奶油放進去,半小時打成麵團;也可以很複雜,從打馬鈴薯泥,打蛋白,到絞肉,製麵條,食物切片切條,只要再多買附屬的套件。還可以發揮創意,自製手工香皂,自製cheese等…。當老闆發現,鄰居姐姐吃了他作失敗的雜糧麵包(把水份過多,沒法整型的麵糰,一股腦丟到pyrex玻璃碗,當模去烤),竟感動得不能自己之時,他相信師傅也同意,攪拌機是樣物超所值的deal。
到了蒙特婁後,一星期打上六杯麵粉,被納入每週固定要完成的工作。現在連老闆,都能自己在半小時內,打出乾濕適中的麵團,如果懶得整型加料,就丟進土司模自然成型。如果遇聚會場合(potlock),或重要節慶(中秋節:鳳梨酥),手工製不含添加物的麵包,是識貨朋友的最愛。
現在回去吃Costco的貝果,或是外面賣的麵包,總覺得有股說不出的怪味。自製麵包要堅韌,要濕軟,任君選擇,只是只能在常溫放個兩天,有空間丟到冷凍庫,要吃時再現烤的口感,不輸剛出爐。事實很多糕點,放個一兩天會更香。
老闆的拿手麵點是芝麻土司,紅蘿蔔土司。從麵粉到成品,實際待在廚房的時間,不到十五分鍾,不但解決了兩人一週的午餐,還能吃出美味,吃出健康,更能常常變換新花樣 (如哈密瓜土司),希望攪拌機可以長命百歲
其他照片請見
![]() |
Bread.HomeFactory |